top of page
nang nang .jpg

让生命自由成长

——蓝蓝爸爸关于在家上学的几点体会

 

一、为什么选择在家上学?

 

蓝蓝的爸爸和妈妈都是大学本科毕业,完整经历了中国的教育制度,在了解其优劣之后,选择在家上学。

 

一个最简单的常识:如果你在一个饭馆吃了不好的饭菜,拉肚子,感觉不满意,你是不会再带自己的孩子进去的。

 

中国的公立教育系统就是这个饭馆,从概率上讲,绝大部分父母都是普通人,过着普通的人生,并没有得到太优质的教育成果。而当拥有孩子以后,又按部就班地让孩子再一次进入这个教育系统。

 

所以,现在遇到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一个“遗传累积的问题”——在一个环境中成长的一代,出现了某些特性。在环境不变的情况下,产生的后代,这些特性将会更加突出。

 

很不幸,这个特征是带来人生不幸福,学习力下降,思维贫乏的根源。

 

大部分人把学校作为一个神圣权威的机构,不敢去质疑和反对。但蓝蓝爸爸出生在教师家庭,从小就在学校里长大,学校就是他的家。

 

这种人为的神圣权威光环褪色之后,更能够发现一个机构,整个教育系统运行的本质,以及其中的优缺点。

 

所以,早在蓝蓝出生之前,我们就已经做好了在家上学的打算。

 

 

二、在家上学主要遇到的难题?

 

蓝蓝在4岁的时候上了一个学期的幼儿园,就没有再上了。我们也曾想看她对学校的适应情况,不要太过主观武断。

 

那其实上,她的感情丰富,思维活跃,在幼儿园的群体学习和生活行动上,反而是受约束的。老师的目的是维护课堂纪律,而纪律是群体需要,并非个体需要。学校管理的大部分行为,都是与个人成长关系不大的无效行为,消耗性的行为。

 

选择在家上学以后,我们也没有放弃她在其他群体环境中的学习,报了一些培训班。6~8人的小班制才是更能让老师和学生互动的模式,蓝蓝在这种环境中比较适应。

 

这是一个人均资源的问题,同一个老师,面对50个学生和面对5个学生,他能分配给每个学生的时间精力以及教学重点,肯定是巨大差异的。

 

在家上学的时候,主要由妈妈在教导写字、学英语、读绘本、听故事,各种知识的初级课程,都能找到并且学习。

 

我们遇到的主要难题是蓝蓝比较容易发脾气,每天各种小事,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小摩擦,都会成为导火线。她的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闹情绪。

 

在她很小的时候,我们陪他读绘本,就发现她的感情特别的丰富,容易感动流泪。而且她的表达能力比较好,可以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地讲个不停。

 

这两个都是优点,同时也是闹脾气原因。随着她逐渐成长,发脾气的情况已经有大大的进步改善。而两个优点继续保留。

 

我们常想,如果是在学校里为了遵守纪律而压抑情感和表达,那么不出几年,就会被磨灭成一个木讷呆板的橡皮人。

 

三、在家上学经历的收获

 

每一个孩子的出生都是父母的重生,是一面时光倒流的镜子,可以回望父母自己的成长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家上学,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既观察孩子的成长,也反思自己的观念是否正确,这是一个双方共同成长的过程。

 

孩子的成长是有顺序的,而父母的成长则是反思和重新修改的过程。我们在这个过程中都有很大的收获,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有更多的角度去理解。

 

不过也有一些遗憾,就是目前处于“妈妈耐心已用完,需要爸爸顶着上”的阶段。

 

我们一直在培养蓝蓝独立学习、自律自驱的能力,这是逐步走向成熟所必备的能力。这个过程中的抓紧和放松,确实非常考验人。

 

由于蓝蓝爸爸的工作较为繁忙,妈妈承担了大部分的教学和陪伴的任务,所以比较辛苦劳累。并且作为全职妈妈,放弃了很多工作的机会,这是比较大的牺牲。

 

四、让生命自由成长

 

自由,是极其罕见的。因为约束,已经让被约束的人感觉不到自己受约束。

 

中国的教育制度,大部分工作都是在塑造一个遵守纪律的人,而不是塑造一个有灵魂的人。并且教育作为一个产业,包含着太多的商业模式在其中,会消耗掉家庭的极大资源和两代人的心血时间。

 

即使学习到了大学毕业,就业和学历的关联度并不高。而在社会中,赚钱的多少和学历的关联也不高。当然,按照线性思维,学习越多的知识,学历越高,更有机会去接触更上层的社会和更专业的环境。

 

但这个概率并不大,还充满了幸存者效应。

 

那么在开启孩子人生的时候,我们就要考虑一个大概率能够成功跟幸福的方向,而不是被各种社会定义的成功概念裹挟。

 

在感受内心情感的时候,其实和外界并无太大关系,从这里才能看到真正的生命。从这里出发,才是孩子一生发展的原动力。

 

我们在保护着孩子的情感和人格,也在培养她面对社会的生存发展能力。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坎坷的经历,但我们逐步看到了渐渐明亮的曙光。

 

父母都会担心孩子如何面对未来的世界,但其实连父母自己都不知道怎么面对未来的世界。不如回归内心,塑造好一个完整的人格,让其既有积极向上的动力,也有坚韧抗挫折的能力。

 

未来其实是由所有人共同去谱写的,现在就是在创造未来。

nang nang father.jpg

Homeschool Story from Mainland China - 蓝蓝

Copyright © 2025 hsa.com

About

Doctor of Education & Docto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Founder of the Hong Kong Homeschool Association|Positive Parenting Consultant|Parent Emotional Navigator|Academic Advisor|Homeschool Researcher & Author|Speaker on Positive Parenting & Homeschool Education 

教育學博士及工商管理博士
香港在家教育協會創辦人|正向育兒顧問|家長心靈導航師|學術顧問|在家教育研究者及作者|正向育兒與在家教育講者

  • Whatsapp
  • LinkedIn
  • Youtube

📢 公告|賴美琪博士敬啟
本組織全體成員皆為志願者,秉持回饋社會的初心,致力於支援教育資源匱乏的學生與家庭。我們的行動完全出於公益目的,絕不涉及任何個人利益。
讓我們攜手點亮希望之光,照亮香港乃至全國有需要的家庭。

Pink Petals
la book fair 3.jpg

香港在家教育協會新定位 - 以家庭為本,與社會同行

香港在家教育協會致力推動家庭教育成為學習的延伸與育兒的典範。我們相信,教育不止於課堂,更源自家庭的關愛與價值引導。協會的核心理念 RISE——韌性(Resilience)、誠信(Integrity)、使命(Service)、賦能(Empowerment)——正是我們育兒方向的基石。

近年來,越來越多家長因子女面對沉重的學業壓力與情緒困擾,主動尋求賴博士的支援,並希望了解在家教育的可行性與適切性。賴博士深信在家教育不應是孤立的選擇而是與學校及政府攜手合作共同回應學生精神健康與社會挑戰。透過協作與一致的方向,我們希望為每一位孩子創造更健康、更有希望的成長環境。

協會積極推廣三元學習架構:學校教育、家庭育兒與自主學習,各佔三分之一。家庭教育正是三者之間的橋樑,能連結制度與個人,發揮深遠影響。透過真實例子與社區分享,我們展示育兒的力量,並支援社會、學校與政府共同推動教育多元化。

本會創辦人賴美琪博士亦願意積極走入校園及社區,透過講座與分享,分享其家庭與女兒的教育歷程,以真實故事啟發更多家長與教育工作者, 探索家庭教育的深層價值,並促進跨界協作,共同賦能學生的精神健康與學習成就。

我們相信,當家庭教育與主流教育制度共存共榮,孩子將能在愛與信任中快樂成長,活出潛能,迎向未來。

HSA.hk – Leading Homeschool & Parenting Education

in Hong Kong © 2023 Hong Kong Homeschool Association

「同悅」& Homeschool.hk 與香港在家教育協會策略結盟,攜手促進正向育兒文化。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