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重新思考育兒方式:我們的孩子應該像河流般自由流動,還是像機器人般服從命令?

今早,我坐在維琴河旁,看著河水蜿蜒流動,不禁思考——為什麼我能坐在這裡,靜靜凝視河水流動長達一小時?是因為那千變萬化的水流?還是因為水流的方式各有不同,沿途遇到岩石便激起漣漪,遇到平坦之地便順勢流淌?有些水流湍急,充滿動能;有些則悠然前行,享受探索的過程。如果這條河的每一滴水都按照相同的軌跡流動,服從某種看不見的規律,那麼它還會如此迷人嗎? 


現在,讓我們思考一下自己的孩子。他們應該像這條河一樣——充滿活力,獨立思考,尋找自己的方向——還是應該被塑造成千篇一律的個體,只會服從父母的命令,而從不產生獨立思考?我們是否希望自己的孩子們成為標準化的產物,只為了讓養育他們的過程變得簡單? 

試想一個世界,我們的孩子整齊端坐在家中,目光專注,動作一致,像一台精密運行的機器。他們沒有偏離的思想,沒有突發的創意,只是循規蹈矩地等待父母之指令。我們能稱這種方式為育兒,還是只是流水線上的量產?家庭應該培養創造力和愛,還是只要求服從及達成父母之指定期望呢? 


當然,秩序與結構是有價值的——就像河流需要河岸來引導其流向。然而,我們是否應該害怕孩子的獨立思考,只因為它挑戰了既定的規則或只因為孩子們與我們(父母)的想法不同?香港的育兒方式是否應該只關注紀律和成就,而忽略了好奇心、温暖的父母愛與支持, 個性,以及自由探索的能力? 


人生不是一張檢查表,成功也不僅僅取決於一個孩子能多好地遵從指令及達成父母特定的期望。這個世界因創新者、夢想家和獨立思考者而蓬勃發展。

我們的孩子應該像河流一樣自由流動,尋找自己的方向,而不是僅僅端坐在家中,等待指令。或許,真正的成功並不是絕對的服從,而是在探索與創新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及找到最好的自己。

 

育兒啟示:自然法則的多樣性

每條河流都有自己的軌跡,每個孩子也應該有自己的道路。育兒的本質並非塑造完美的服從,而是尊重孩子的獨特性,鼓勵他們去探索世界、發展創造力,並找到自己最適合的方向。

 

作者:賴美琪博士(in Nevada,  USA )



ree

Dr. Lai 參加洛杉磯書展的作者簽書活動。


 
 
 

Comments


Copyright © 2025 hsa.com

About

Dr. Lai, the founder of the Homeschool Association, is also a dedicated homeschooling researcher, author, and educator. She invites you to connect with her to explore homeschool education in our city.

​賴博士是香港在家教育協會的創辦人,同時也是一位致力於家庭教育研究的學者、作家和教育家。她誠摯邀請您與她聯繫,共同探索香港家庭教育的成長與未來。

  • Whatsapp
  • LinkedIn
  • Youtube

Email

WeChat

124f979f-fa5e-4bd6-bec0-c6a748486810_edited.jpg

Hong Kong Homeschool Association,

Education with dedication,

Putting student smiles in celebration!

Picture17.jpg

好消息!

香港在家教育協

同悦合作!

同悅 - LOGO - Full.png

Copyright © 2025 hsa.hk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