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柱育兒 Hoodoo Parenting:培養堅韌的孩子
- Dr. Lai
- May 9
- 2 min read
在香港養育孩子,就像岩柱的形成一樣,經歷千辛萬苦、風雨洗禮,才能變得堅韌不拔。岩柱在風雨侵蝕下仍然屹立不搖,逐漸塑造成獨一無二的形狀。同樣,在競爭激烈、瞬息萬變的社會裡成長,孩子需要學會如何在學業壓力、文化期望與個人成長的挑戰中百折不撓、迎難而上。
穩固基礎:建立安全感與價值觀
岩柱扎根於穩若磐石的地層,孩子也需要穩定的愛與信任。在香港,家長常常關注成績高低,但卻忽視了孩子的內在力量。家庭應該提供安全感和正向價值觀,讓孩子開開心心地成長及在人生道路中遇上最好的自己。
變化之風:適應與成長
岩柱經過多年侵蝕,形狀千變萬化,孩子的成長亦然。香港社會飛速發展,環境和期望推陳出新,孩子必須學會隨機應變,同時堅守初心。家長的角色是循循善誘,幫助孩子調適身心、迎接挑戰,而非讓他們畏首畏尾。例如,當孩子在考試中遭遇挫折時,與其責怪他們,不如引導他們再接再厲,學習如何改進。
保護但不過度:給予適度指導
許多岩柱的頂部有「帽石」,能夠防風避雨,保護下面較柔軟的部分。但如果帽石過重過厚,岩柱可能難以自由成長。家長的保護也是如此——孩子需要指導,但不能事無巨細、過度干涉。在香港,競爭壓力山大,家長容易凡事包辦,但真正的堅韌來自於學習如何獨立思考、自力更生。例如,與其每天催促孩子完成功課,不如讓他們規劃時間、負責任地完成自己的學習。
堅定挺立:成為最好的自己
岩柱經歷風霜雨雪的洗禮,最後形成獨樹一格的形狀。孩子也是如此,在良好的價值觀、溫暖的愛和適度保護下,最終能成長為自信滿滿、快快樂樂、勇往直前的人。育兒的目標不是一帆風順,而是讓孩子在經歷人生挑戰後,成為堅韌不拔、智慧滿滿、充滿愛心的人。
作者:賴美琪博士(in Utah, USA )

Comments